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草皮」,「草原」大不同!

「草皮」,「草原」大不同!
(圖片提供:國泰國小)

台北縣新莊的國泰國小,是一所都會型的學校,生態資源較少,但是,他們卻善用校園空地,例如在校園中庭、停車場邊,栽種原生植物,還規劃出一塊「草原昆蟲區」,現在已經吸引了許多種昆蟲訪客呢!

「草皮」、「草原」有什麼不一樣?
其實,所謂的「草原」與「草皮」,兩者的差異可是很大的!只可惜,我們的公園、校園常採用「草皮」來美化環境。草皮往往一生長就遭受修剪,因為葉面面積有限,所以能製造的氧氣也有限。
此外,維護草原勞神費力,尤其一般用做草皮的外來種禾草植物多喜歡中性土壤,但由於台灣多雨,土壤往往呈酸性,並不適合禾草植物生長,需要以石灰中和;同時,草皮植好後也需要使用農藥、肥料,才能生長的好,除了耗費資源,這些化學物質排入水中,也會增加環境的負擔。另外,「草皮」種植的只是單一種植物,小昆蟲少了庇護、進食的區域,自然不會光顧!

草原生態樂趣多
當初,國泰國小因為一封公文得知珍古德協會正在推廣原生植物,認為位在都會區的學校格外需要參加「綠拇指」計畫,於是便報名加入,希望藉由原生植物的種植,讓自然生態重回校園。國泰國小的根與芽小組由李國祥教務主任帶領,李主任本來就很喜歡攝影、登山,還是領有執照的高山嚮導呢!
李主任說,原本對所謂「草原昆蟲區」認識並不多,以為「草就是草」,不料一陣子過後,校園中出現了以前從不曾見過的各種昆蟲,昆蟲也吸引了許多鳥類造訪,師生們還曾觀察到紅嘴黑鵯抓蚱蜢呢!「因為可以就近觀察,孩子的觀察力很明顯地提昇了,草原生態區許多細微的改變,都能引起孩子興趣,還會嘗試進一步推敲原因呢!」李主任說。國泰國小的小朋友,也學會辨識外來種,常利用課餘時間幫忙拔除咸豐草等外來種植物。此外,校園中也種植了仙草、金銀花等多種過去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鄉土植物,讓孩子們觀察。


生態有獎徵答活動

小朋友在校園內進行生態觀察
走出戶外,看看更多樣的生態環境
除了在校園中營造自然環境,國泰國小也舉行「濕地探索:國泰新濕情」活動,除了帶著小朋友們
與社區民眾一起走出戶外,造訪五股濕地生態,觀察植物、螃蟹、鳥類等,更了解濕地對環境的重要。此外,也藉此機會讓孩子學習自己上網、看書找生態資料,並舉辦攝影展、有獎爭答等活動,真是寓教於樂,難怪大受小朋友們歡迎!李主任也常利用機會,帶孩子走出教室,藉由實地觀察,了解生態、地形,陽明山、野柳、萬里……都有他們的足跡呢!

野柳地形觀察

小朋友與蕈狀岩

到五股檢測水質

小朋友和家長一起種植水生植物

有好奇心,就能開始
很多老師雖然對自然議題有興趣,也想在校園中成立根與芽小組,但又擔心自己的相關知識不夠。
但國泰國小的李主任說:「只要對不同的議題有好奇心,就可以開始!如果會怕,要怎麼跨出第一步呢?」李主任說,目前能得到資訊的管道其實很多,無論是上網找資料,或向外尋求保育團體協助,都是「好的開始」!李主任也認為,老師們不用拘泥於自己在校園中扮演的角色,因為「無論是由班級、社團,或自然課的方式進行根與芽活動,其實都有不同的發展空間!」未來,國泰國小希望更加努力,繼續豐富學校的生態環境,希望有朝一日,學校的「草原昆蟲區」可以成為真正的「昆蟲餐廳」,讓各式各樣的蟲蟲都能在這裡飽餐一頓,小朋友也能見識到更多采多姿的生物多樣性!

校園空地,變身生態池!

 校園空地,變身生態池!
                                  (圖片提供:清江國小)
    

於台北市北投區的清江國小,擁有全台北市最大的生態池!這4個生態池大小不同,仿照北部天然濕地規劃,有水田、溝渠,循環流動的水有緩有急,能看到滿江紅、水柳、燈心草……等各種不同的植物,如今生長得欣欣向榮,也吸引許多動物駐足,是小朋友最愛的地方!其實,這塊空間曾是一片荒蕪,師生都很少使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清江國小怎麼進行「環境大變身」吧!

校園結合社區發展學會、保育團體,事半功倍         
清江國小衛生組長林淑惠老師表示,清江國小徐金章校長,也是台北市「環境教育輔導團」主任輔導員,對自然生態很有興趣,也一直很著重環境教育。清江國小原本就有成立已久的環保小組──「綠天使」,藉由社團方式,讓小朋友參與與保育相關的各種課程、活動。林老師說,其實學校一直想在校園中設置生態池,不過礙於經費、專業能力的不足,遲遲無法行動。
林老師說:「清江國小生態池的成功,可說是校方與社區發展協會、保育團體通力合作的成果!」包括奇岩社區發展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珍古德協會都參與其中。林老師說,在設立生態池前,這塊土地上原本生長著大榕樹,雖然綠意盎然,但過度濃密的枝葉不但讓環境顯得陰暗,也阻擋了下方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陽光。因此適度修剪榕樹,成為打造生態池的環境第一步。此外,因為這塊地很久不曾使用,土壤硬化嚴重,部分區域更鋪設了混凝土,不利植物生長。在奇岩社區發展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的協助下,校方決定敲除混凝土,改以木造架高平台與碎石面替代。如此一來,不但能減少人們活動對土壤造成的破壞,也能讓土表保持良好的透水性。校園圍牆也在此時拆除,改以原生植物的綠籬替代,拉進社區與校園的距離。

「牛踏層」生物棲地營造

學生參與水生植物的栽種
生態池工程進入尾聲時,清江國小邀請了師生、家長,甚至許多社區居民,一起參與「牛踏層」的製作。「牛踏層」顧名思義,就是模擬從前利用耕牛踩踏池底。大夥兒以腳踩踏水池底部,將泥土踩得更細、更小,讓泥沙堵住池底土壤的細縫,如此一來,就算不用水泥、塑膠布,也能阻擋池水往外滲漏。「藉著這樣的活動,也能凝聚孩子、家長與社區居民的向心力,」林老師說。之後清江國小也參加了珍古德協會的綠拇指計畫,讓校園中的原生植物種類更豐富,經過講師解說,清江國小的師生也能對校園內的植物更加了解,並學習照顧植物的方式。林老師說,明年度學校將正式成立根與芽小組,計畫讓小組的孩子負責生態池的管理與維護,也擔任原生植物的小小保母。

因材施教,讓保育變得更有趣

社區教學資源地圖──植物生態

小朋友踴躍發言
林老師表示,清江國小也替不同年紀的孩子「量身訂做」,安排不同的生態課程!一年級的小朋友,上學期由閱讀繪本的方式認識生態池,下學期則藉由彩繪、著色,學習如何觀察生態;二年級安排了生態池的介紹,讓小朋友了解前庭空地如何「大變身」;三年級更仔細地認識每一個生態池中的植物種類;四年級的小朋友學習當個小小解說員;五、六年級年紀較大的孩子,可以學習更深入的保育觀念,並學習環境維護。

從做中學,打造六星級生物樂園

生態小綠使努力觀察生態池中的生物

小朋友聚精會神努力拔野草
林老師說,其實生態池設立後也曾遇到許多困難,自己也是不斷地在摸索學習。例如一開始的池水是利用廚房回收水,但後來發現這樣的水「太營養」,造成池子優氧化;水生植物滿江紅一度生長繁盛,師生一度很開心,最後卻發現強勢的滿江紅長得太多,蓋住池面,讓沈水性的水生植物不能生存……林老師認為,自己的相關知識仍略有不足,因此買了許多參考書籍,也時常請教專家,並參與各種不同的生態課程。「因為小朋友太喜歡生態池,我常要幫低年級的小朋友換濕掉的褲子,」林老師笑著說。

但這也讓她發現,由於生態池周圍沒有架設欄杆,必須多多宣導小朋友,在沒有師長帶領時,
最好「用眼不用手」,只用眼睛觀察,更不能下水,以免產生危險。校方也立牌呼籲校外民眾不要帶自家寵物到生態池「放生」。林老師表示,帶著孩子觀察生態池中的動、植物,讓她發現孩子產生了很大的轉變。「原本有些孩子會好奇搬動石頭,無意中破壞了生態,但經過教育,孩子很快就懂得如何愛惜、愛
護環境,」林老師說。因為好奇而了解,進而產生興趣,孩子逐漸也學會主動觀察,看到不
認識的昆蟲,常跟著老師一起查書。林老師說:「師生一起觀察、分享的氣氛真的很好!」
「除了替許多動、植物打造六星級的家,我更希望孩子能對自然環境產生覺知,接著產生行動,面對環境問題,能看得更深,想得更遠!」林老師說。看看清江國小的「綠天使」網站

「招蜂引蝶」有妙方!

「招蜂引蝶」有妙方!
(圖片提供:延平國小 呂山海老師)
果校園中隨時都有美麗的蝴蝶翩翩飛舞,該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可是,該怎麼樣才能替學校「招蜂引蝶」,打造出昆蟲樂園呢?
其實,吸引蝴蝶有妙方!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校園中種植蜜源植物、食草植物,讓蝴蝶能吃得飽飽,又能繁殖下一代,蝴蝶當然「不請自來」!種植蜜源植物、食草植物,並不需要很大的土地,而且照顧起來也一點也不費力。位在台北市大同區的延平國小,在接觸珍古德協會後,就成功將一塊校地「大變身」,現在,原本很少利用的土地,已經成為昆蟲樂園了呢!

原生植物改造校園環境
延平國小的呂山海老師,負責教授的科目是自然科學,原本就對大自然很有興趣,但教學過程中,不免覺得遺憾:小朋友總是坐在教室上課,沒什麼機會接近大自然。因此,當呂老師聽總務處轉述,說學校準備種植原生植物時很開心,有認為這是很有意義的行動,便開始參與相關工作,延平國小挑選了「懷恩園」作為種植原生植物的主要區域,因為這塊地原本的使用率不高,而且本來就有種植一些植物。在協會專家的協助下,又陸續種植了數十種原生植物,其中包括蝴蝶最愛的蜜源植物與食草植物。呂老師說,原生植物不像外來種植物「嬌貴」,不用太刻意照顧,往往不到幾個月就能欣欣向榮,很適合種植在校園中。
但呂老師發現,有了植物,卻缺乏人手照顧植物,於是在2007年10月成立了「根與芽小組」,主要招收4、5年級的小朋友。報名表發送到各班後,得到了廣泛的迴響,共吸引有40幾人報名!但考慮到管理問題,呂老師一開始就給小朋友「出作業」──要大家查找自然保育的相關資料,最後遴選出20多位小朋友,成為延平國小根與芽小組的第一批成員。小組成員利用每週二、四的午休時間聚會,除了一起替原生植物澆水、拔草,也參加多種相關課程。

昆蟲來報到!
樺斑蝶
樺斑蝶幼蟲
大蝗
沖繩小灰蝶
青帶鳳蝶
長喙天蛾
雖然種植了蜜源植物、食草植物,但「蝴蝶到底會不會來」?難免讓人心中七上八下。暑假快要結束的時候,「懷恩園」傳來了好消息!呂老師巡視校園時,發現馬利筋上出現了蟲卵與毛毛蟲,經過查詢,原來是美麗的樺斑蝶幼蟲!但過了幾天,呂老師卻赫然發現幼蟲都不見了,只看到幾隻發黑的屍體,原來快開學了,學校進行消毒,不小心毒死了這些無辜的蟲蟲。呂老師於是向學校溝通,以後消毒將避開懷恩園。幸好,昆蟲的蹤影很快又回到了校園,除了樺斑蝶的幼蟲多達30多隻,還有紋白蝶、沖繩小灰蝶、青帶鳳蝶……甚至少見的大蝗、長喙天蛾也都造訪了校園!「原本在校園中很少看到動物出現,」呂老師說,「種植原生植物之後,校園生態真的產生了很大的改變!」於是,小朋友的自然課也走出了教室,到懷恩園尋找昆蟲的蹤跡,「小朋友找蟲都找得很高興,覺得很有趣,對教學的幫助也很大,」呂老師表示。
10月起,樺斑蝶開始化蛹了,此外,更多樺斑蝶寶寶也陸續誕生……但是,呂老師一直擔心的危機卻發生了──樺斑蝶幼蟲的主食,馬利筋的葉子幾乎被吃光了!幼蟲餓得發慌,竟然開始啃樹皮!再這樣下去,幼蟲一定全都會餓死,不得已的情況下,呂老師與根與芽小組的小朋友,一起將幼蟲移到飼養箱中,再四處找馬利筋來餵食,才挽救了這幾條小命,讓牠們在飼養箱中順利孵化。為避免再度「缺糧」,今年,延平國小多栽種了30多株馬利筋。前一陣子,呂老師也在校園落葉堆中發現了金龜子的幼蟲,在小組成為觀察、照顧下,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為「甲蟲森林」。呂老師更將大家的觀察記錄,放上「延平根與芽部落格」,和全校師生分享接近自然的喜悅。

多變的課程,讓觀察更有趣!
呂老師為延平國小「根與芽小組」的小朋友,設計了非常有趣的課程。除了請小志工們搭配學習單,分組、查資料外,也訓練大家上台報告,希望培育出延平國小的「小小解說員」,最特別的是,竟然還有「攝影課」呢!原來,延平國校有30台數位相機,呂老師教導根與芽小組成員怎麼操作數位相機?如何拍出好照片?學會使用相機,不但為課程增添趣味,在觀察原生植物區的動物、昆蟲時也能善加利用,拍下陌生的生物,方便查找資料,也能更新、補充部落格的內容。
呂老師發現,小朋友成為根與芽小組成員後,產生了很大的改變。「他們因為了解而產生興趣,因為有興趣而更關心自然,」呂老師說,「他們在學校以外的地方發現沒見過的昆蟲,開始會主動來問老師或查資料,看到其他小朋友捕捉蝴蝶、破壞環境,也會來跟老師報告。」沒想到,幾隻小小的蝴蝶,卻成了孩子們環境教育的老師!一起在校園中種植蜜源植物、食草植物,「招蜂引蝶」吧!

廚餘堆肥,一點也不難!

期「綠拇指電子報」,我們請到台北縣三峽民義國小分享製作落葉堆肥的秘訣,本期電子報,我們則採訪了台北縣崇德國小,請他們分享製作廚餘堆肥的心得。
崇德國小長年發展螢火蟲、鍬形蟲復育,成效非常良好。崇德國小總務主任賴志明,在2005年珍古德博士來台時,與珍古德協會產生了初步的接觸,非常認同博士的理念,他還特別邀請博士到汐止演講,崇德國小的視聽教室擠滿了80多個人,反應非常熱烈!
往後,崇德國小也成立「根與芽」小組,目前共有兩個「根與芽」班級。「以前我對生態、
保育只有粗淺的概念,珍古德協會好比播下了種子,學校從此更注重環境教育,」賴主任說。

廚餘大變身
2001年前,當時汐止地區還有許多養豬戶,因此崇德國小的廚餘,都是交給養豬戶處理。
但SARS爆發後,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清潔,加上政府不斷提昇養豬戶對豬隻排泄物的處理標準,汐止地區的養豬戶紛紛遷移或歇業,崇德國小小朋友午餐吃剩的廚餘,就轉由市公所統一處理。但除了食餘,由於崇德國小設有廚房,處理食材時,也會產生大量的廚餘。賴主任覺得,這些被淘汰的菜葉雖然不能吃,丟了又有點可惜,便開始在校園內推動廚餘回收。賴主任說,廚餘堆肥其實一點也不難。崇德國小購買塑膠製、容量約20公斤的廚餘桶,將廚房淘汰的食材丟入桶內,靜置大約3個月,轉開廚餘桶下方的水龍頭,肥料液就會流出,加水稀釋後,就成為最自然、無污染的肥料。
「廚餘堆肥完成後難免會有點臭味,但加水稀釋後,其實就能有效消臭(水與肥料液的比例,約100:3)。」賴主任也說,崇德國小的廚餘堆肥原料以菜葉為主,不加入剩飯、肉類等蛋白質較高的廚餘,如此也能減低臭味。此外,一般廚餘堆肥過程中,會在廚餘桶中加入酵素,而崇德國小則以落葉堆肥產生的腐植土取代,經過實驗,效果與加入酵素差不多,又能節省一筆經費。賴主任說,這種廚餘堆肥方式經濟實惠,比起動輒好幾萬元的廚餘處理機器,廚餘桶價格便宜,一個容量20公斤的廚餘桶不過數百元,多數學校都能夠負擔。崇德國小根與芽小組的小朋友,則負責會收集、稀釋廚餘回收產生的肥料液,再將肥料液拿去澆灌校園中種植的野薑花、油桐樹等植物。若有機會拜訪崇德國小,你會發現校園中的各角落有一個個綠色的圓形圍籬,這就崇德國小校方請工友特別設計,直徑1.2公尺、高1公尺的落葉堆肥區,目前校園中共有8個堆肥區。賴主任說,汐止地區多雨,對製作落葉堆肥而言可是「得天獨厚」,多半不需額外灑水,只要6個月,底部就會形成茶色、無臭的腐質土。賴主任說,他們還發現有鍬形蟲的幼蟲躲在腐植土中,讓鍬形蟲保育也成為崇德國小的一大特色呢!

永續經營是堆肥成功的關鍵
賴主任說,推動校園落葉、廚餘堆肥時,最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有效利用」,否則最常見的失敗例子,就是堆肥就光是堆在校園一角,形同虛設。但校園中老師、工友的人數、時間畢竟有限,最好能組織學生,或利用社團的方式,讓小朋友實際經營、管理堆肥,不但能讓堆肥的使用發揮最大效益,小朋友也能從中學習。「有意發展校園廚餘、落葉堆肥的學校,不妨找時間到其他堆肥有成的學校觀摩,實際詢問、觀察能事半功倍,」賴主任建議。

營造環境,讓保育觀念紮根
「現在的家長很重視智育,老師的壓力也很大,想有效推動環境教育,大人的觀念要先改變,」賴主任說,「國外的學校,課程不一定在教室中進行;反觀台灣的學校,小朋友多半坐在教室裡,看老師在黑板上寫個不停,偶然的校外教學,也常流於外出郊遊,失去教育意義,實在很可惜。」
因此,崇德國小近年努力的方向,是在校園中塑造良好的「境教」環境,除了在珍古德協會協助下,種植多種台灣原生植物,也種植空心菜、芋頭、菱角,校園中甚至有一小片水稻田。「例如當老師上到『收穫』的主題,就能帶小朋友實際看看即將收成的稻米;上到『茶樹的生長』,就能以觀察菱角等作物作為替換,觀察教育的本質仍然不變,」賴主任說,「將環境結合課程,讓課程與校園生態交集,老師帶領孩子觀察自然的頻率便自然提昇,環境教育也能從點到面,逐漸推展開來。」
現在,崇德國小的腳步更跨出校園,逐漸與社區結合,推廣螢火蟲保育、茄冬溪教學步道規劃等。

驚人的成果,我們將在往後的綠拇指電子報、根與芽電子報陸續介紹,敬請各位讀者期待!

堆肥達人,秘訣大公開


「堆肥」聽來簡單,但許多綠拇指學校,卻都有失敗的經驗,不是堆肥發出惡臭,就是堆了老半天,落葉卻還是沒有變成肥料,真是傷腦筋!其實,落葉堆肥也是有「撇步」的,這期電子報,我們特別訪了台北縣三峽民義國小的「堆肥達人」林鴻章主任,分享落葉堆肥的訣竅。

林鴻章主任原本就喜歡花花草草,幾年前,林主任夫婦在住家附近租了一塊地,種菜當休閒,「收成時我第一次吃到甜的豆子,覺得很感動,」林主任說。從此,他不但在家中栽種各式植物,也將栽植的樂趣帶入校園。目前「香草植物」已成為民義國小的特色,小朋友不但利用各種香草製作美味的料理與餅乾,高年級的小朋友甚至會利用香草製作肥皂,每次園遊會義賣時都供不應求呢!

林鴻章主任說,他說從前對「原生植物」四字沒什麼概念,直到接觸了珍古德協會,才了解原生植物的美麗不但不輸外來種,還具有生態意義,能吸引更多動物造訪校園!
用自製堆肥幫植物們「進補」,現在民義國小校園的原生植物,全都生長的欣欣向榮!
林鴻章主任說,他以前也曾「土法煉鋼」,把落葉堆在一起,期待落葉會自動變成肥料,結果每次都失敗。於是他上國外網站蒐集資料,也經過多次實驗,終於堆肥成功!原來,「堆肥」也是需要照料的呢!

惡臭掰掰!
「堆肥之所以會臭,就化學性質而言,是因為含『氮』量太高,」林鴻章主任說,「如果碳、氮的比例正確,約30比1,堆肥也能一點味道都沒有!比例正確了,堆肥熟成的速度也會較快。」但該怎麼分辨碳、氮呢?「其實很簡單,一般校園常見的堆肥物,咖啡色、乾的東西就是『碳』,例如落葉、枯枝、木屑;綠色、濕的東西就是『氮』,例如菜葉、果皮、咖啡渣等。」「還有,不要將油、肉、奶製品放入堆肥,這些東西的蛋白質含量高,也很容易發臭!」林主任說,「微生物分解時會耗氧,堆肥會發臭,也可能是氧氣不足,有一些異味便加以翻攪,也能消臭。」
有趣的是,民義國小校園中飼養的羊咩咩竟也為堆肥貢獻心力。每當林主任發現校園堆肥的氮含量不足時,就會收集羊咩咩的便便,將便便泡成糞水,撒入堆肥。

堆肥不再望眼欲穿
有些校園的落葉,堆了一年、兩年、三年……居然還沒成為堆肥,真叫人受不了!對此,林主任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原來,堆肥也會「怕冷」!「就物理性質而言,堆肥溫度一定要夠,堆肥的區域也要夠大,才有助於發酵,」林主任說。因此,他在民義國小中設置了一個體積1立方公尺、高1米2的區域,周圍蓋上布,以為堆肥「保暖」。還有一個簡單的方式,就是將落葉、菜葉、樹枝、果皮等堆肥物剪碎,「顆粒越小,接觸表面積越大,能加快堆肥速度,」林主任說。
此外,堆肥也需要「喝水」,因為讓堆肥行程的幕後功臣──微生物需要水才容易存活。大約
讓堆肥保持百分之65的濕度為佳。
「定期翻攪堆肥也很重要,」林主任說,「堆肥中心會產生高溫,將旁邊的堆肥翻到裡面,也可加快速度。」
現在,民義國小約半年即可產生一批堆肥,不但沒有臭味,品質也很好。「如果以一層落葉、一層堆肥的方式,速度更可加快!」林主任說。

堆肥好處多「開始堆肥之後,最明顯的好處,就是校園中的垃圾量立即大幅減少,」林住任說,「堆肥還有很多功能,例如能讓土質鬆軟、透氣;也像一塊海綿,能替土壤保溼;還能保護土壤不因雨水沖刷而流失。」
林主任也帶領孩子們在校園種菜,他也發現,堆肥除了讓蔬菜生長得更好,其中的微量元素,似乎也具有防治害蟲的功能,因為「蟲蟲最愛化學氮肥的蔬菜」。從重要的是,堆肥若經雨水沖刷,流入河中,也不會污染河川。林主任也將堆肥結合教學,讓小朋友體驗「所有的東西都是資源」,由於小朋友親自參與堆肥的過程,環境保護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就曾有小朋友說,「每次掃地都在做資源回收!」堆肥居然也能成孩子們的「科學小老師」呢!遷入堆肥中的各種動物,例如蚯蚓等小生物,也是孩子最佳觀的察對象。

最後,林主任建議所有有心推動校園堆肥的學校:「堆肥一定要有人照顧,否則不但不容易成功,久而久之也會淪為垃圾堆。應將堆肥與課程結合,除了孩子能從中學習,也有助於長久推動校園堆肥計畫。」

關於國際珍古德協會


背景 

國際珍古德協會(Jane Goodall Institute)在1977年成立,

最初以研究黑猩猩以及黑猩猩之保育為旨。

近年來,由於珍古德博士(Dr. Jane Goodall)積極到世界各地傳播保育觀念,

目前全球已經成立了22個國際珍古德協會。世界各地的協會以提倡保育觀念、

落實保育計畫、推動環境教育「根與芽」(Roots & Shoots)為旨。


自1977起,協會的研究、保育及教育計畫已形成一個國際性的網絡,

讓每個人可以獻身於改善地球環境的行動當中。 


從1991年開始,珍古德協會全力的推動環境教育「根與芽」計畫,

鼓勵青少年朋友以實際的行動,關懷環境、社區以及動物。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100個國家、

共8500多個根與芽小組成立。



台灣國際珍古德協會成立於1998年,全力推動國內保育觀念的推廣,

以及環境教育「根與芽」的推動。

除了許多推廣性的生態講座之外,協會也定期到各地宣導「根與芽」計畫,截至2012年,

已經成立了700多個小組成立,並且定期舉辦教師研習活動,提昇環境教育之品質。




國際珍古德協會相信:

■ 每個人都可以造成改變。

■ 教育是改變的根本。



我們的國際性計畫

■ 根與芽- 一項針對年輕人的人本及環境教育計畫,目前全球超過8500個小組。

■ TACARE-西坦尚尼亞的造林計畫,致力於透過造林來改善當地的居住環境

及抑制土壤流失,同時針對當地居民擴展保育教育計畫。

■ 剛果盆地計畫-此計畫肇始於西元2000年,致力於透過大眾傳播、教育及

保育來引導中非的野味貿易。

■ 黑猩猩動物園-一項致力於研究動物園及其他圈養環境下的黑猩猩的國際性研究計畫。

■ 收容中心- 因盜獵所造成的黑猩猩孤兒在此將受到長期的照顧與復育。珍古德協會在

烏干達、剛果、坦桑尼亞及肯亞皆設有黑猩猩收容中心。

■ 岡貝溪研究中心-珍古德及其他研究人員在此地持續地觀察研究黑猩猩的行為及社會關係。

■ 珍古德協會靈長類研究中心-此一中心由擔任主任的Dr. Anne Pusey主持,研究小組在此

地分析並紀錄岡貝猩猩群完整的生命史。

■ 珍古德協會環境研究中心-珍古德協會與西康乃狄克州大學建立起環境教育的實習計畫。